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聚焦 >

刘堡镇坚持“1235”工作机制 奋力开创乡村治理工作新局面

更新时间:2022-09-11 22:22:08

  近年来,刘堡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探索出了“围绕一条主线、立足两大定位、突出三项重点、推动五治融合”的“1235”工作机制,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刘堡镇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

  围绕“一条主线”强引领。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与全镇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督促,真正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立足“两大定位”兴产业。刘堡镇紧紧围绕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一是在聚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上持续发力,培育了乌龙头、香菇、青贮玉米等优势产业,尤其是在特色种植业乌龙头产业发展上,在现有规模基础上新补植补造乌龙头1300亩,乌龙头总面积突破7000余亩。同步建成育苗基地1处,在蔬菜产业园规划乌龙头反季节种植大棚5个,不断加快乌龙头茶”的研发试制工作,以强有力的举措夯实“乌龙头之乡”目标定位。二是在着力打造两大产业园区上持续加力。通过招商引进甘肃恒硕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禾润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高家村建成张家川县中部蔬菜产业园、在米家村建成张家川县中部肉牛繁育产业园,全力打造县城“菜篮子”基地。目前中部蔬菜产业园总投资8500万元,占地面积148亩,已建成钢架大棚12座,日光温室5座;张家川县中部肉牛产业园区总投资7800万元,占地面积51亩,已全面完成“三通一平”、园区电、水、路的改造。刘堡镇香菇产业园区总投资650万元,占地面积45亩,已建成香菇出菇棚9座、香菇烘干和深加工基地1座,生产菌棒9万棒,产鲜菇90吨,带动了周边30余户群众就业增收,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

  突出“三项重点”聚合力。一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到位。在党群服务中心“五室一栏一中心”规范建设基础上,按照“六有”“八化”标准,设置了专门的村级“综合治理室”、“村级警务室”,严格落实政法干警到村联系制度,落实4名警务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健全综治网格管理体系,建成法治文化广场3处,高家、董家、刘堡等村成功创建为省、市法治示范村,为提升治理效能厚植了基础。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到位。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围绕村情民意、疫情防控、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安全隐患、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6次,化解矛盾纠纷共75起,夯实了乡村治理的社会根基。三是重点人群管控到位。紧盯辖区内重点人群,常态化开展回访、关爱活动,有效打通社会治理工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五治融合”提效能。一是坚持政治引领。紧扣镇党代会目标任务,选优配强154名村组干部,建立182党员联系户+82网格员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形成了“事在格中办、人在格中管、信息格中采、纠纷格中调”的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自治强基。用活用好“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我为县庆做贡献”“创建省级文明县”等平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建立遍访群众,广泛“问”、健全机制,畅通“说”、分类施策,及时“办”、强化考核,民主“评”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依托“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1231户群众,归纳梳理反映的问题诉求468条,现场解决287件、正在办理78件,办结率83%。有力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是坚持法治保障。有力依托“八五”普法、法律“七进”等载体,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斗争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等各类乡村治理活动300余场次,利用镇村两级群推送普法案例60余条,举办法治讲座3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服务70人次,逐步在全镇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四是坚持德治教化。充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组建19支423人的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伍,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镇道德讲堂、文明红黑榜、书香张家川建设等作用,持续办好“最美刘堡人”“民族团结示范家庭”等群众性评选表彰活动和农民丰收节,先后组织评选“五星级文明户 ”39户、书香家庭24户、美丽庭院345户。五是坚持智治支撑。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对辖区内原有110个摄像头联系公安、电子、运营商进行了专项排查,对15处故障点位进行了及时维护,在镇域内安装高清摄像头20个。重点路段、学校周边、村组路口全覆盖,提升了数字治理效力。在丰银村、高家2村打造村级数字化便民服务室,整合便民服务事项4项,拓宽网上办理12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有效推进数字技术支撑乡村治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