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作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自2023年完成港股上市来,开启了加速扩张模式。
2024年达美乐中国门店总数达1008间,净增240家门店,其中220家来自京沪以外新市场。
虽然并未放弃对全自营配送模式坚持,但达美乐中国以“新增市场门店火热”为由,并未开放部分新市场门店的外卖配送。
变相放松了“30分钟必达”的自我要求后,达美乐中国正在有望走出四年亏损10亿元的泥潭。
2024年,达美乐中国营收同比增长41.4%至43.14亿元,净利润0.55亿元,扭亏为盈。
以2024年销售额计,达美乐超越尊宝披萨,成为中国内地仅次于必胜客的第二大比萨品牌,而中国也是达美乐门店扩张速度最快的市场。
走出京沪后,达美乐中国会迎来一片新天地吗?
不同于定位家庭欢聚场景的必胜客,达美乐以外送见长,承诺“30分钟必达”。
达美乐中国门店面积大多不足150平方,留给堂食的位置只有一半,过往七成收入由外卖贡献。
肯德基、麦当劳虽也建立了独立于第三方平台的配送体系,但采取了合作外包的模式,而达美乐中国则雇佣了大量专职骑手。
这本是与母公司自营配送保持一致的“执念”。
但在第三方配送发达的中国市场,这种坚持不仅没能体现出优势,反而显著抬升人力成本。
巅峰时期,骑手比例接近员工总数的一半,员工薪资占比则逾四成,远超必胜客同期的不足三成。
高峰时期,门店员工甚至需要充当骑手角色,以至于面对极端气候还不得不关闭接单系统。
“30分钟必达”的承诺更将门店的配送半径限制在1.5公里。想在有限人力下覆盖更多客源,达美乐必须持续开店。
但店开了不少,钱却没赚到。
2020年至2023年间,达美乐中国累计亏损近10亿元。
品牌的发展空间还被限制在了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年起,决心走出京沪的达美乐中国策略改变,减少甚至不开通大部分新拓展地区的配送服务。
达美乐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是1997年,与必胜客相差不远,但经营权分散且几经易主,发展历程并不顺利。
管理层透露,新增门店仍将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
但加速下沉并不意味着放弃“自配送”这个比较优势。
未来随着新市场外卖收入占比提升,人力成本上升可能会再度对利润造成影响。
此外,当前西式快餐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披萨预制化程度较比汉堡更高,更容易沦为价格战的重灾区。
作为对手的必胜客,正在强化性价比的发展路线元,与达美乐处于同一水平,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达美乐未来在社区市场、单人份披萨、休闲下午茶等方向仍有发展机会。“比起价格,更应关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
2024年,必胜客新开的412家门店中有10%为加盟店。该比例将在未来几年将逐步提高至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