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动态 > 正文

美银:“AI泡沫论”对芯片股是“真利好”,避免过度拥挤,英伟达被低估

发布时间:2025-11-1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美银在最新研报中称,当前市场对AI资本开支的普遍怀疑情绪,非但不是风险,反而是确保该赛道获得持久回报的“反向利好”。这种怀疑论有助于防止板块过度拥挤。

  该行认为,近期AI芯片股的波动主要源于可修正的宏观因素,而非AI支出周期的基本面恶化。事实上,从AI配套产业的强劲表现及英伟达的乐观展望来看,底层需求依旧坚实。

  美银称,对OpenAI宏大计划的质疑更是以偏概全,忽略了真正驱动AI投资的是大型科技巨头的防御性战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行业龙头的英伟达,其当前股价并未反映其真实的增长潜力,存在显著的低估。

  AI怀疑论:一个健康的“逆向积极”信号

  尽管上周大型AI半导体股票平均下跌了7-8%,但美银认为,这并非AI支出周期出现问题的信号。相反,股价波动更多是由宏观因素驱动,例如对美国政府停摆的担忧、疲软的就业数据、关税动荡以及对OpenAI评论的误读。这些都是可修正的短期噪音,而非基本面利空。

  真正的基本面信号恰恰相反。报告强调,

  此外,英伟达在近期GTC大会上披露的2025/26财年数据中心业务展望,其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进一步印证了AI需求的强劲和持续性。

  因此,美银认为,普遍存在的怀疑情绪反而有助于市场保持冷静,

  ,包括数据中心领域的英伟达、博通、AMD,以及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泛林集团、科磊和应用材料。驳斥“AI支出不可持续”:巨头们的防御性投资才是关键

  市场上一种常见的看空论调是:“既然OpenAI无法为其1.4万亿美元的长期承诺自圆其说,那么AI股票一定被高估了。”美银将此观点斥为“懒惰和断章取义的论点”。

  首先,OpenAI的宏伟计划尚未落地,并且会受到电力和数据中心空间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当前AI支出的绝大部分并非来自初创公司,而是由盈利能力强大的上市“超大规模云厂商”推动。美银认为,对于这些科技巨头而言,升级到加速计算不仅是“任务关键”,更是一种“防御性”投资。

  其高达9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是在“捍卫”其超过2000亿美元的业务领导地位,防止用户流向ChatGPT、Perplexity等新兴竞争对手。美银表示,与此同时,以OpenAI和Anthropic为代表的私营AI公司正在迅速吸引企业用户,这反过来又会持续对上市的软件和基础设施即服务供应商施加压力,迫使它们增加AI投资。因此,

  英伟达:并非泡沫,而是价值被低估

  报告重点指出,英伟达的股票极具吸引力,其定价仅仅反映了“非常审慎的AI部署”。

  根据英伟达近期披露的2025/26财年约5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订单,美银估算公司在2026年的每股收益有望达到约8美元。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