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6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第一太平戴维斯广州物业及资产管理部负责人、高级董事陆文坚通过向
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销售与投资双降,而存量空间依然庞大,第三方竞标拓展正在成为物业公司最重要的新增项目
牛晓娟认为,目前物业公司通常采用并购、招投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展第三方项目,并逐步降低对关联方的依赖。伴随第三方市场拓展的力度逐步加大,未来物业公司有望摆脱对地产母公司的依赖,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有一定难度,毕竟这种关联方支持关系持续了很久,物业公司需要继续强化自己的外拓能力和多元业务拓展能力。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越秀服务第三方外拓合约面积约3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到151.0%;碧桂园服务通过品牌拓展新获取的合同管理面积达到4420万平方米,对上半年新增合同管理面积的贡献约72.2%;合景悠活第三方在管面积约1.89亿平方米,在管面积中占比达88.2%。
陆文坚则表示,向第三方外拓收入的增加,还要看具体的内容是否具备足够的利润增长空间。目前不少品牌物业公司外拓时,为了完成拓展业务,内卷比较严重,很多物业都是低于常规市场价拿下来的,变成利润
“但也可以通过适当科技赋能,提升服务的开源节流,才能增加收入。还可以通过项目公司混改等多种融资渠道,包括绿色基金,房托基金等渠道,解决开办资金的
今年以来,曾被视为香饽饽的物业股在市值、PE上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其中也包括龙头物业公司。
去年7月,华润万象生活的市盈率高达113.8倍,近期已回落至34倍左右;碧桂园服务、旭辉永升生活的市盈率彼时也达到60倍以上,如今均已回调至约不到10倍。
“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物业股板块就出现了持续性的回调,至今虽相对稳定,但依然呈现下行趋势。”牛晓娟表示,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到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危机的影响,使物业公司的资金、独立性等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恐慌情绪有所蔓延,使物业服务板块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承压,疫情反反复复,迫使物业服务板块在大盘整体带动下进入下降通道。
陆文坚认为,这也是一种理性回归,当投资者看到现阶段物业行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时,会调整投资策略和调低回报评估,当然就会出现回落现象。
合景悠活投资者关系及资本市场部负责人李明明8月24日在回答
在行业整体回调的趋势下,去年还在盛行的物业公司大规模收并购行动今年已经较少出现。据中指物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不含放弃或终止的收并购案例,上半年物业行业公开披露的并购案例近20宗,涉及交易金额8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0余起、150亿元大幅下降。
在中期业绩会现场,碧桂园服务首席财务官、联席公司秘书黄鹏就坦言,大规模的收购不可取,今年碧桂园服务也无大的关于物管合约方面的收购计划。碧桂园服务主要看中补短板、强化优势等方面,不会以追求合约和规模的增长来进行收购。收购条件也将根据二级市场的情况来定,可能会更严格。
“物业的标的估值此前被好是对物业管理在规模化管理运作带来的利润想象空间,但如果规模扩大后,管理水平、技术手段、人才培养、机构优化、战略方向等未能及时调整跟上的话,利润增长也就不会体现明显,估值的增长就会呈波动变化。”陆文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