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肖皓等:新兴领域成中非合作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6-17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6月12日至15日,以“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博览会既是中非经贸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双方把握全球发展大势、共谋现代化新篇的关键支点。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南方国家在新兴领域展现出迫切的发展需求和巨大潜力。

  中非贸易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中深化协同,电子商务对激活中非贸易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中非数字经济合作正实现从通信基础设施铺设向数字技术应用的纵深推进,在弥合非洲数字鸿沟、推动本地化创新发展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其中电子商务合作成效尤为显著。中国跨境平台如Kilimall、Temu迅速发展,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非洲咖啡、可可等特色商品通过数字化渠道加速入华。同时,合作延伸至支付、物流以及数字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中通、顺丰在肯尼亚、尼日利亚与当地企业共建物流网络,结合北斗导航破解“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华为、中兴参与多国移动支付系统及通信网络建设;阿里巴巴通过“全球人才计划”为非洲培养数万名本地电商运营人才。此外,双方在数字旅游、数字传媒、数字教育等新领域进一步拓展,例如马栏山音实验室正针对非洲市场开发AI驱动的本地化内容生产工具,助力斯瓦希里语、豪萨语微短剧实现技术共建,推动中非微短剧领域的商务合作等。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通过电子商务的数字赋能、去中间化、柔性供应链重构等特征,系统性破解传统贸易流通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市场响应滞后等结构性瓶颈,为双边经贸合作注入新活力。

  清洁能源、绿色农业也是中非贸易未来合作的热点。中非双方基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正推动绿色合作从理念倡导向技术落地,实现了产业对接的实质性阶段跨越,形成了政策共商、技术共享、产业共建的绿色合作新范式,其中清洁能源开发与绿色农业现代化成为最具活力的合作方向。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能源企业深度参与非洲绿色转型进程。如国家电网在埃及建设的大型风电项目,通过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跨区域能源调配。在绿色农业方面,中地海外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打造的智慧农业产业园,集成中国北斗导航播种系统与非洲本土作物基因库,实现单位面积产量提升。

  基于此,笔者认为未来中非合作机遇主要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清洁能源装备出口迎来窗口期,非洲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期增长3倍需求;二是环保技术合作空间广阔,中非共建的工业园区正引入中国垃圾发电、污水循环处理系统;三是农业机械化催生新贸易链条,中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产品在非洲销量不断增长,配套的农机租赁、技能培训等服务业态加速成型。随着

  此外,随着前沿科技领域在探索中持续突破,人工智能技术治理融合打开了非洲产业升级新通道。2024年

  中非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不仅是携手实现现代化建设与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共同应对全球技术不平等与数字鸿沟扩大的关键路径。人工智能技术是释放人类潜能的工具,而非加剧技术分化的壁垒。可以想见,未来,中非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服务人类发展的议题开拓更多的合作场景,在农业精准种植、智能医疗诊断、气候适应技术等民生领域深化AI本土化应用,共建数据流动治理与算法伦理规则体系,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驱动中非携手现代化的科技动能。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