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近期,赛道头部企业动作频频,沐曦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116天的“闪电速度”完成从申请到过会的全流程,摩尔线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启动,将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该基金首期规模达510亿元。
监管、资本、产业的三重合力,最终指向一个更为宏大的目标:在“十四五”期末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软件、整机的国产GPU生态闭环。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披露,已与国内三大服务器厂商完成532项兼容认证,适配麒麟、统信、欧拉等操作系统,推出200余个行业解决方案。沐曦股份亦与浪潮、新华三达成战略供应协议,其GPU卡被纳入地方政府智算中心招标加分目录。
然而,风险与泡沫亦在积聚。GPU行业重研发、重资产、周期长,一旦估值透支业绩,二级市场调整将迅速传导至一级市场。在GPU市场,英伟达仍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产品和软件生态尚不完善,目前使用国产GPU芯片意愿较高的主要为信创类客户,比如国有银行、运营商等,它们往往更注重自主可控,而非性能和使用体验。
国产GPU公司之间竞争亦非常激烈,国产GPU目前仍依赖台积电7nm工艺、ARM/Imagination IP核及美系EDA工具,若地缘摩擦升级,流片与授权随时面临断供,技术路线需回滚至成熟工艺,性能与成本优势将被削弱。
纵观此轮国产GPU上市潮,其本质是一场以资本市场为杠杆、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时间窗口”争夺战。国产替代的迫切需求打开了产业增长窗口,科创板“1+6”新政等监管红利畅通了融资通道,而产业资本的坚定布局则为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监管在快速放行的同时,亦在问询函中反复要求企业披露“极端场景下的供应链替代方案”,提示投资者关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