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OceanBase探索数据库新时代:重构AI“存算智理惠”

发布时间:2025-11-2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当投资人和市场被短期的宏观叙事扰动,争议“泡沫论”的时候,整个AI行业仍在不断进化迭代。阿里更新“通义”,蚂蚁推新“灵光”,谷歌发布Gemini3,而OceanBase选择了一条更底层、更硬核的路径:发布并开源首款AI原生数据库产品——seekdb,不声不响地构筑AI时代的基础设施数据底座。

  这并非概念炒作。商业化五年,OceanBase客户总数已突破4000家,连续5年客户数量年均增速超过100%,覆盖金融、零售、能源、制造、政务等多个关键行业。这背后,是对一个根本命题的深刻回应:

  在AI大周期中,真正的瓶颈不在模型,而在数据。

  OceanBaseCEO杨冰直言:“AI的真正瓶颈不在模型,而在数据。”“未来数据库必须同时服务‘人’与‘智能体’,在一个数据库中支撑事务、分析与AI混合负载,在数据源头驱动实时、可信的智能。”

  数据大爆炸,是整个新时代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据IDC等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新创建的数据量将超过175ZB。这股奔涌的数据洪流,既是数字经济的新石油,也对承载和管理它们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数据库在面对指数级增长的多模态数据时,普遍存在扩展性不足、生态割裂与成本高企等问题。企业和开发者都面临着——如何在成本越来越高的存储和计算之间,找到能力的平衡?如何在保障高并发稳定性的同时实现高效与节约?又如何构建一个通用、开放、可扩展的数据底座?

  在即将到来的“AI”+“全球化”的双重浪潮之下,OceanBase用新产品seekdb宣告了它们的解题思路——

  第一是轻,开发者仅需三行代码,即可快速构建知识库、智能体等AI应用,轻松应对百亿级多模数据检索,真正实现“开箱即用”的AI数据基座;

  第二是融,seekdb支持向量、全文、标量及空间地理数据的统一混合,深度融合AI推理与数据处理,并兼容MySQL生态,无缝对接Dify、Coze、LangChain、LlamaIndex等30余种主流AI框架。

  第三是惠,极致轻量化部署的能力,大幅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而全面开源与无缝生态对接的技术,推动AI数据库实现全球范围的普惠可及。同期开源的PowerRAG智能文档解析框架与PowerMem分层记忆架构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价值,其中PowerMem在LOCOMO Benchmark以78.70分达到 SOTA 水准,Token消耗降低96%,大幅节省推理成本。

  这不是功能堆砌,而是对AI应用开发范式的重构——让数据库从“后台支撑”走向前端驱动。

  它是由蚂蚁集团100%自研,是全球唯一接连打破“数据库世界杯”TPC-C和TPC-H测试纪录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过去十余年,它稳定支持支付宝全部核心账务、核心支付系统,历经十余年双11洪峰交易检验,验证了其在极端负载下的高可用性与强一致性。

  如今,这份工程化能力正转化为高端市场的战略信任。据第一新声智库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数据库市场规模达436亿元,同比增长超20%,明显高于软件行业整体10.9%的增速。其中,金融、电信等行业百万元以上大单频出,对高性能、高可靠数据库的需求持续攀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OceanBase已稳居金融领域分布式本地市场占有率第一,覆盖超100家资产规模千亿级以上银行,支撑190余个核心系统、1000多个关键业务系统、80%头部证券机构、75%头部保险机构、60%头部基金公司都选择 OceanBase 进行核心系统升级。2025三季度,OceanBase连续中标多家头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改造项目,标志着其技术优势正加速转化为高端市场信任。

  典型案例印证了其价值。工商银行携手OceanBase完成对公理财系统从大型主机到分布式架构迁移,服务数万亿级企业客户资产。OceanBase为其搭建了横跨两地三中心的分布式集群,以五副本+主备模式,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IT成本。此外,招商证券也将OceanBase应用于海量的行情数据系统以及复杂的历史收益系统,通过分区表功能实现业务无侵入改造,满足券商业并发海量数据访问的性能要求。

  不仅限于金融,消费与零售领域同样受益。过去几年快速扩张的泡泡玛特,经历了会员数量和销售规模大增的考验,其背后带来的是洪峰数据以及大规模增长的门店数据管理挑战。2023年,基于OceanBase数据库,泡泡玛特重构了抽盒机系统,扩缩容时间降低90%,成功应对“秒[*]”期间的百倍流量峰值,系统连续性达99.999%。如今,数据库更是覆盖服务泡泡玛特超5900万的会员数。

  传统行业同样面临数据库架构升级的问题。例如大参林,这家在华南地区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覆盖率的连锁药企,长期以来IOE体系。OceanBase用2年时间,协助其把IOE架构搬到云上,解决原来面临的扩展能力的约束——当门店高速扩张,传统线下的集中式架构就面临瓶颈,OceanBase们在云上的数据库就是一个更好更完整的方案,协助企业打造新的数据底座。

  这些案例都验证着一个趋势:数据底座已经成为企业高增长的核心竞争要素。这不再是选择题,而是新时代必答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也把数据库推向更复杂的应用环境——全球市场机遇巨大,但背后潜藏着一个个严峻挑战。跨地域协同的数据库性能瓶颈、全球业务流量的瞬时洪峰、不同国家与地域间的数据合规差异,都已成为企业出海绕不开的关键问题。

  自欧盟2018年发布GDPR以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出台了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相关法规。数据存储、加工、分析、使用在不同司法辖区都面临本地化与合规要求。这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寻求增长时遇到的“隐形门槛”。如何找到一个产品能够方便简洁地解决相关挑战?

  OceanBase的数据库产品就是一种解决方案。

  首先,OceanBase支持多云,并在全球开服,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数据存储地满足法规的本地化要求;

  其次,OB通过大量的区域合规认证,可以直接解决企业相关的资质问题;

  第三,OB拥有专职的安全团队,能够持续对线上业务进行安全运营监控,和安全社区广泛合作,具备对安全漏洞、安全事件以及威胁情报的响应和处置能力。

  如今,OceanBase已覆盖港澳、东南亚等核心海外市场,并于2025年9月进入日本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位于老挝万象的老中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上线投产,该系统全面采用OceanBase,成为首个将中国数据库应用于海外银行核心系统的案例。且已实现菲律宾电子钱包Gcash、非洲电子钱包Palmpay、印尼电子钱包DANA等多个海外合作的领域突破。

  这些丰富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处理难题,都将是中国数据库行业以及中国企业出海迈向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但这些挑战背后蕴藏的痛点,也正是中国数据库企业们的机会所在。

  中国技术正从“可用”迈向“好用”,秉持工程能力扎实、技术架构前瞻、生态全面开放等竞争优势,中国企业们正在关键领域成为全球企业的“首选”。在全球数据库第三次范式跃迁,从事务向分析再到智能化的角色中扮演引领者。

  OceanBase们如何在新时代获得质的突破?主要取决于在越来越庞杂海量的数据中,“存算智理惠”五大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也是OceanBase在AI时代争夺数据库高地的关键支点。

  ①存:是数据库的根基,关乎数据如何被最有效、最可靠、最多元地承载。其演进方向是向着更合理的模型、更巨大的规模、更丰富的类型持续突破。OceanBase利用LSM-Tree存储引擎为海量数据的高效写入与存储提供了底层支撑。OceanBase 同时支持 Shared-Nothing 与 Shared-Storage 两种存储架构形态,Shared-Nothing 是 OceanBase 在关键业务负载中长期打磨的核心能力,更适合追求强稳定性、高并发事务处理与线性扩展的场景。Shared-Storage 开创性地实现了对象存储与交易型数据库能力的深度融合,通过自研一体化架构,让数据库能够在存算一体与存算分离之间灵活切换,原生支持 Amazon S3、阿里云 OSS 等对象存储,将生产数据直接落地于对象存储,形成真正的多云原生架构。据测试,在保持事务强一致性下,存储成本可降至原来的一半;在大规模分析场景中,存储成本更是可以压缩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②算:是数据库的灵魂,关乎数据如何被高效、精准、灵活地处理。其趋势正从分化走向融合,从单一走向多元,甚至重新定义“计算”的边界。OceanBase 原生分布式架构的计算引擎可通过全局SQL 优化器、并行执行、向量化计算实现高效事务与实时分析处理。多读多写充分发挥分布式性能及算力,多租户提供资源隔离,实现同一数据库处理TP 与 AI 现代负载。OceanBase采用先进的存算分离架构,计算节点和数据存储实现了完全的分离,是业内首个基于对象存储、兼容七大云平台的多云原生数据库。计算节点可随业务负载的变化灵活地进行扩缩容,无需复杂的数据物理迁移操作。

  ③智:是数据库的升华。AI与数据库的深度耦合,正催生新一代的数据智能平台。OceanBase的混合能力实现单一数据库中深度融合了标量、向量、全文检索及空间地理数据的能力可以通过一条 SQL,同步完成“结构化过滤”、“关键词匹配”和“向量语义计算”。同时内置的AI Function,形成了一个从存储、索引、检索到推理的一站式闭环。数据不出库,就能在数据源头完成全流程处理。

  ④ 理:是数据库的骨架,确保数据资产的可控、可信、可用。治理能力正从“外挂式”工具向数据库内核“内嵌式”能力演进,实现由内而外的合规与高效。金融领域的领先份额,已经验证OceanBase在数据强一致和金融级的高可用性上的卓越治理能力,跨区容灾、同城双活、故障自动恢复等能力对于企业客户而言即是“可控、可信、可用”。

  ⑤惠:是数据库的愿景。通过云原生、Serverless、开源等模式,OceanBase将强大的数据能力转化为随需所用、按需付费的公共服务。之前我们提过,seekdb的极致轻量化与生态开放性,不仅能够大幅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同时也能推动AI技术全球普惠。

  全球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8年,生成式AI背后的数据库市场规模将高达2180亿美元。在这场全球数据库从事务→分析→智能的第三次范式跃迁中,OceanBase正从本土领先走向全球引领。

  随着2026年AI基础设施加速落地和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数据规模将持续攀升,对数据库的要求也将更高:更强的融合能力、更低的成本、更广的合规覆盖、更深的智能集成。

  数据库的角色正在发生本质转变——从被动的“数据记录系统”,跃迁为主动的“业务创新平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技术选型的关键窗口,更是构筑长期竞争力的战略机遇。

  属于OceanBase们的崛起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但其走向世界的剧本,已然启幕。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