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快讯 > 正文

中鼎智能“再战”港交所,丁氏父子“再造”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5-11-24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11月,中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交易所递交

  统计数据显示,以2024年收入计,中鼎智能在国内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7%;在新能源锂电领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2.1%。

  据了解,中鼎智能曾于今年5月首次提交

  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仓库、工厂、生产线等内部空间,通过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数据技术,实现货物搬运、存取、分拣、库存管理等全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工业4.0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场内物流的数字化、柔性化需求显著提升,市场规模也保持高速增长。

  中鼎智能的发展,也有悠久传承。据官网介绍,中鼎智能的前身可追溯至苏州起重机厂。这是一家由机械部唯一定点生产自动化立体仓库成套设备的专业工厂。

  2006年,苏州起重机厂转制成为富士达物流。随后,富士达物流迈出跨越性一步,成立中鼎智能,开始与新能源公司合作,逐步在智能场内物流领域崭露头角。

  2016年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诺力股份逐步收购了中鼎智能的股权。

  本次IPO前,诺力股份持有中鼎智能99.6%的股份,其余0.4%由员工平台持有。诺力股份实控人之一的丁毅及其子丁晟合计持有中鼎智能约36%的股份。

  资料显示,诺力股份是国内知名的仓储物流搬运车辆制造企业之一,拥有轻小型搬运车辆、电动步行式仓储车辆、电动乘驾式叉车等三大系列200多种产品。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诺力股份的营收达50.3亿元,净利润将近4亿元。

  新能源业务占比达95%

  可以看到,诺力股份与中鼎智能之间存在一定的业务协同性。

  

  中鼎智能表示,公司的解决方案可优化生产设施及仓库内的货物流转、减少人工干预、优化空间利用并提供实时库存管理等增值功能,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营运效率和作业精准度。

  中鼎智能的业务也以销售解决方案为主。2022年至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一直在95%左右。同时公司也提供例行维护、备件及修理等售后服务。不过该板块营收占比较低,不足3%。

  报告期内,中鼎智能的业绩保持稳定。公司营业收入从16.43亿元增长至17.98亿元,净利润从0.71亿元提升至0.89亿元。今年上半年,中鼎智能的营收为7.46亿元,净利润为0.66亿元。

  中鼎智能称,公司已经开拓出几大垂类行业,其中最大的为新能源行业,客户包括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报告期内,来自新能源客户的销售收入在中鼎智能主营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均超过75%。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94.5%。

  中鼎智能还提到,除新能源行业外,公司开拓的其他垂类行业还包括汽车零部件、医疗保健、食品等。只是从目前来看,中鼎智能的业务主要倚重于新能源行业,若该行业景气度下降,可能会对中鼎智能的业绩持续性造成一定影响。

  灼识咨询预测,到2029年,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5亿元。相对来说,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规模占比不及10%,中鼎智能应该还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可见,中鼎智能对大客户的维护还需要努力。而这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还在于招投标。中鼎智能表示,已通过降价方式来提高向大型新能源客户竞标时的竞争力。只是降价未必能提高中标率,公司于报告期内的中标率已经是下降趋势。

  2022年至2024年,中鼎智能提交标书数量分别为112份、90份、128份,各期中标率分别为41%、24%、27%。今年上半年,公司提交62份标书,中标率为21%。

  除了在获客方面存在一定变数,中鼎智能与上游供应商还存在商业纠纷。

  据

  中鼎智能表示,截至2025年9月,法院已就上述输送系统供应商向公司提出的四项索赔做出终审判决,责令公司支付3330万元货款。以上款项已悉数结清。据了解,中鼎智能主要向中匠智能采购工业智能物流设备。

  同据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