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20日,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二级市场价格出现了最高20.06%的溢价率,另有22只跨境ETF出现超5%的溢价率。
近段时间以来,多只跨境ETF出现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大幅溢价的情况,基金公司也频频发布溢价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成立于2023年7月,成立后的规模和业绩均不断增长。
自2025年下半年以来,该基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会发布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
据了解,所谓溢价,即ETF产品二级市场交易价格高于实际净值。以当前单位净值为1元、溢价率为10%的产品为例,投资者需要花费1.1元才能买到,只有当该产品单位净值升至1.1元及以上,投资者才有可能收回成本。
11月20日开盘前,景顺长城基金公告称,近期,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该基金将于11月20日开市起至当日10时30分停牌。
20日,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二级市场价格再度出现溢价情况,当日最高溢价率达20.06%。
20日,还有2只跨境ETF二级市场价格溢价率超过10%。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在近期多次提示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并进行临时停牌,20日,该基金二级市场价格溢价率为11.95%。11月以来,博时纳斯达克100ET先后14次发布溢价
据Wind数据显示,20日,共计有23只ETF二级市场价格溢价率超过5%,且全部是跨境ETF产品。这些产品中,跟踪纳斯达克、普标等相关指数的ETF占据绝大多数。
发布溢价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对表示,近期跨境ETF密集发布高溢价公告,核心是供需失衡、套利机制受限、市场短期炒作因素叠加共振。一方面,跨境ETF需求持续爆发,但QDII总额度有限,多数热门产品额度提前耗尽,一级市场无法新增份额供应,二级市场资金扎堆追捧下价格被持续推高。另一方面,跨境交易的特殊性导致套利机制难以有效发挥。
此外,李一鸣称,市场短期炒作情绪加剧了这一现象,跨境ETF普遍支持T+0日内交易机制,吸引短线资金涌入,而纳斯达克指数等海外市场年内涨幅显著,赚钱效应引发“羊群效应”。
以11月20日二级市场价格溢价率超过5%的23只跨境ETF为例,截至2025年11月20日,年内收益率为正的产品有22只,其中有4只产品的年内收益率超过20%。
2024年,共计有36只跨境ETF收益率超过30%,这些产品基本为跟踪美股、港股相关指数的跨境产品。
从规模看,跨境ETF规模增幅明显。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0日,193只跨境ETF的规模合计约9115.53亿元;截至2024年年末,138只跨境ETF的规模合计约4242.23亿元。
但李一鸣提醒,跨境ETF频繁因短期炒作出现高溢价的现象,反映出当前国内部分投资者仍将其视为短线“炒作品种”而非长期配置工具,核心源于T+0交易机制下的高频交易冲动、对海外市场赚钱效应的盲目追逐以及对溢价风险的认知不足。
在科技股的带动下,美股迎来一波上涨。但进入11月,市场波动随之加剧,11月1日至20日,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约6.94%、4.41%。
天风证券谭逸鸣团队近日在研报中称,美股AI泡沫能否避免破裂的最根本问题是“AI技术能否兑现其改变世界的承诺”。一方面是技术上的可行性,AI是否能创造出足够的价值;另一方面,AI真正取代人类工作、融入生活和商业运营,是否会被接受。要避免美股AI泡沫破裂,AI需要在未来2-3年内展示出更广泛、更深入的实际价值。企业和投资者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2~3年还看不到实质性改变,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落空,市场情绪或将急剧转变。
东吴证券在近日的研报中称,2026年,美股科技泡沫最大的风险或是宏观和政治周期,而不是股票基本面。结合该机构此前拟合的泡沫生命周期指标,2026年泡沫似乎还有空间。但刺破泡沫的“针”可能在2026年晚些时候出现。
对于想参与境外股市投资的中国投资者来说,尽管跟踪美股市场的跨境ETF数量依然占据较高比例,但跨境ETF的品种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近几年,跟踪东南亚、沙特、巴西等新兴市场的产品已相继面市。
李一鸣表示,跨境ETF配置价值愈发重要,新兴市场与A股、港股相关性低,能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未来,随着政策与市场环境持续优化,QDII额度不断扩容,ETF互联互通机制稳步完善,基金互认安排放宽等举措提升了跨境投资的便利性。
“但是,投资者需要留意新兴市场ETF也面临政治不稳定、汇率波动较大等挑战,投资者应将其作为资产组合的一部分进行配置,而非单一押注。”李一鸣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