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正文

常熟银行:农商行“优等生”遭遇增长瓶颈?

发布时间:2025-11-24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10月29日,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52亿元,同比增长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3.57亿元,同比增幅12.82%,在当前银行业整体承压的环境下,仍属亮眼表现。

  作为A股上市农商行中的“优等生”,常熟银行长期以小微金融特色和较高ROE水平备受市场青睐。然而,细究财报细节却不难发现,其增长动能正悄然发生变化: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9.9亿元,环比下降3%,而净利润却同比增长11.86%,呈现典型的“增利不增收”特征。

  与此同时,该行于近日公告,行长包剑、副行长李勇因工作变动辞任;由原副行长陆鼎昌接任行长,并兼任首席合规官。这位39岁的内部培养干部临危受命,正值常熟银行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小微业务竞争加剧、资本补充压力上升等多重挑战的关键节点。

  这家曾以“小微标杆”闻名的农商行,是否还能延续高增长神话?新管理层又将如何应对潜在的盈利可持续性问题?

  业绩高增长背后隐忧浮现

  从总量看,常熟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的财务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营收与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在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

  但拆解季度数据后可以发现,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29.9亿元,较第二季度的30.82亿元环比下滑约3%,是近五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与此同时,净利润却录得13.89亿元,同比增长11.86%。

  这种“增利不增收”的现象,通常源于两个原因:一是该行可能通过成本控制或非经常性收益来提振利润;二是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行业大背景下,以利息净收入为主要

  银行业内普遍认为,近年来央行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以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存款成本刚性犹存,导致银行净息差被持续压缩。常熟银行虽凭借独特的小微客户定位,其息差水平在行业内一直相对坚挺,但大势难逆,其单季度营收环比下滑,正是行业共性压力在其财报上的初步体现。

  在盈利面临挑战的时期,资产质量成为银行的生命线。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与上年末持平,持续保持在低于1%的优异水平;拨备覆盖率462.95%,虽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数据表明,常熟银行在追求增长的同时,并未放松风险底线。高额的拨备为其应对潜在的经济波动提供了充足的缓冲空间,也是其利润在营收承压时仍能保持增长的重要调节器。

  高层换帅,内部提拔凸显战略延续性

  在业绩微妙变化之际,常熟银行迎来关键人事调整。10月底,该行公告称,行长包剑、副行长李勇因“工作变动”辞去职务。同日,董事会聘任现任副行长陆鼎昌为新任行长,并兼任首席合规官。

  公开资料显示,陆鼎昌现年39岁,是常熟银行自主培养的年轻高管代表。其职业生涯始于基层信贷岗位,历任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小微金融总部负责人,并曾在张家港、昆山等重要分支行担任管理职务,对小微业务全流程有深刻理解。

  此次任命传递出明确信号:常熟银行将继续坚持小微金融战略不动摇。相较于外部空降,内部提拔有助于保持战略连贯性,避免因管理层更迭导致业务方向摇摆。尤其是在当前小微金融赛道竞争白热化、互联网平台与国有大行纷纷下沉的背景下,保持团队稳定性尤为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陆鼎昌同时兼任“首席合规官”,这一安排在上市银行中较为罕见。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或反映董事会对合规与风控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小微贷款真实性、资金用途监控、客户适当性管理等要求日益严格,常熟银行虽未曝出重大违规,但作为小微业务占比超60%的机构,合规压力不容小觑。

  新行长能否在保持业务特色的同时,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探索轻资本转型路径,将成为其履职成效的核心检验标准。

  小微标杆面临新挑战,增长模式待升级

  常熟银行自2001年改制以来,始终以“做小做散”为核心战略,构建了覆盖苏南地区的小微服务网络。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其贷款总额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65%,户均贷款金额不足30万元,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优势。

  然而,这一模式正面临三重挑战。首先,市场竞争加剧。国有大行凭借资金成本优势,通过“普惠金融”专项贷款大规模下沉县域市场,挤压中小银行定价空间;同时,互联网平台依托科技手段加速渗透,进一步分流优质小微客户。

  二是盈利模式单一。目前,常熟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仍超85%,财富管理、托管、投行等非息业务发展滞后。2025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约4.2亿元,同比增长不足5%,难以对冲息差收窄的影响。

  三是资本消耗加快。小微贷款虽风险分散,但资本占用较高。随着资产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降至11.14%。若无外源性资本补充,未来业务扩张将受限。

  在此背景下,常熟银行已在探索转型路径。一方面,推动“小微+财富”融合,通过客户交叉销售提升综合收益;另一方面,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优化风控模型,降低运营成本。此外,市场亦关注其是否会启动新一轮可转债或定增计划以补充资本。

  常熟银行2025年的三季报,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其在行业逆风中的韧性与实力,也折射出增长动能转换期的阵痛与挑战。

  营收的环比下滑是行业压力的真实写照,而高管的年轻化与风控的强化,则是银行主动求变、未雨绸缪的应对之策。

  陆鼎昌的接任,象征着常熟银行核心“小微”战略的延续与升华。这位从信贷员成长起来的行长,比任何人都更懂这片土壤和这里的客户。他的任务,不仅仅是维持一份漂亮的财报,更是在银行业大变局的时代,带领这家标杆性的农商行,找到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密码。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