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正文

卖身中资,汉堡王搭上本土化末班车

发布时间:2025-11-14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2024年其中国直营门店平均收入同比下滑近两成,门店层面已接近亏损。

  RBI集团数据进一步显示,汉堡王中国单店年均销售额约40万美元,在集团前十大国际市场中排名垫底;与其地理位置相近的韩国市场,店效是中国市场的三倍。

  这一年汉堡王不仅关店数飙升,更爆发出大大小小的舆论危机。从经营承压、劳资纠纷,到与加盟商矛盾公开,一系列问题不断发酵,消费者端更屡次出现食安事件。

  内忧外患中,RBI集团于2024年11月宣布,向汉堡王中国当时的特许经营商发出终止合作通知。一年之后,它找到了新的本土合作伙伴。

  这一次,汉堡王终于赶上了外资品牌“本土化”的潮流。

  汉堡王中国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首先,RBI集团自今年2月全资接管汉堡王中国后,已着手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改造措施。

  集团不仅注资超过1亿美元,还加速推进本土化,引入4位来自百胜中国、麦当劳中国及星巴克的高管,担任副首席执行官、首席供应链官、首席变革官等关键岗位。

  门店结构的优化也在同步着手推进。

  今年以来,汉堡王中国陆续关闭年均销售额不足30万美元的低效、未盈利门店,以提升整体经营质量。

  成效迅速显现: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在连续多季下滑后首次转正,系统销售额环比增长10%至1.62亿美元。

  至第三季度,在门店净减少约200家的情况下,汉堡王中国系统销售额进一步提升至1.72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增长10.5%。以更少的门店,赚到了更多的收入。

  其次,汉堡王在西式汉堡市场中仍保有品牌底蕴与区位优势。

  门店高度集中于江浙沪、北京及广东等核心区域,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过半。虽然整体上新节奏不占优势,但其标志性的“火烤汉堡”仍构成了独特的产品辨识度。

  未来,无论是对一线城市进行门店加密,还是向广阔的下沉市场渗透,汉堡王都具备可观的拓展空间。而曾投资过蜜雪冰城、丝域养发等品牌的CPE源峰,无疑具有快速开店的认知与经验。

  上述接近汉堡王中国人士向信风透露,目前中国市场的直营店与加盟店比例约为4:1。短期内,直营门店或仍将是扩张主体。

  根据官方披露的计划,汉堡王中国拟用10年时间,将门店数量从1250家拓展至4000家以上,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

  尽管未来10年的开店任务将近是其前20年的两倍多,但这实际上只是延续了RBI集团既定的规划,并不算过于激进。

  在扩张提速之前,汉堡王仍有尚待解决的课题:

  一方面,根据RBI集团三季度披露的信息,对尾部门店的评估与淘汰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现有门店结构的动态调整远未结束。

  另一方面,为支撑长期发展与区域扩张,汉堡王还需要拿出更具竞争力的门店模型。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指出,提升单店效益与优化运营成本是汉堡王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例如可以探索微型店、外带店等轻量化店型以降低初始投入与租金压力,并在营销层面强化私域与会员运营,通过会员日、社群IP等方式增强用户互动,提升复购率。”林岳说。

  当前连锁快餐市场仍具备结构性机遇。

  2024年,中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居小吃快餐各细分赛道之首。

  外卖平台格局正在经历的新一轮洗牌,也为品牌调整与渠道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不过最重要的是,在新的本土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汉堡王中国的决策链条获得大大缩短,使品牌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时都具备了快速响应的基础。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