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正文

捕捉市场结构性机遇,中银品质新兴混合首发中

发布时间:2025-11-24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市场在积累一波上涨动能后,转入震荡轮动格局。中银基金推出中银品质新兴混合基金,助力投资者在不确定性中捕捉机遇。

  中银品质新兴属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值得关注的是,除了A股外,产品还纳入港股资产配置,力争通过 “A+H” 布局,同时捕捉A股与港股市场的机遇,这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银品质新兴混合拟由李思佳担任基金经理。作为“周期、金融、成长领域”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李思佳能力圈颇为广泛,深耕周期、科技、金融行业,行业覆盖较为全面,具备行业配置和比较能力。

  投资中,李思佳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框架,从宏观层面进行市场未来盈利和估值走向的判断,中观层面分析行业周期和景气度,个股层面聚焦具备核心竞争壁垒的股票,再根据潜在回报率进行组合搭配。

  遵循“可”投资哲学,李思佳希望能实现能穿越周期、持续积累的净值曲线。以她管理的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为例,产品密切跟踪相关行业发展,力争捕捉投资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过去一年收益率为43.9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37%,取得了28.55%的超额收益率。

  采用新型浮动费率也是中银品质新兴的一大特点。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是根据产品业绩表现进行差异化管理费率,真正实现“多赚多收,少赚少收”,这也与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密切挂钩。中银品质新兴的业绩比较基准包括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恒生指数收益率、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银行活期存款,立足A股,兼顾港股,辅以债券,精准契合了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的投资特色。

  展望后市,李思佳认为A股市场经过充分调整后,长期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对于板块,她特别关注匹配国家战略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她指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自主可控、高端制造等新兴科技行业蕴含巨大长期成长空间。“这些领域的投资逻辑,既从业绩增长角度,也匹配社会发展需求。社会进步需要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无论是AI还是机器人,都符合这一趋势。”

  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产品为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本基金属于R3中风险等级产品,仅适合产品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基金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需承担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基金的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其中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取决于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因此投资者在认/申购本基金时无法预先确定本基金的整体管理费水平。由于本基金在计算基金份额净值时,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20%年费率计算管理费,该费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不同投资者最终适用的管理费率。在基金份额赎回、转出或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发生时,基金投资者实际收到的赎回款项或清算款项的金额可能与按披露的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投资者的实际赎回金额和清算资金以登记机构确认数据为准。本基金采用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模式,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收益的保证。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