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0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刚上市的马可波罗,三季报交出了一份业绩下滑的成绩单。三季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马可波罗的营收为49.38亿元,同比下降10.2%;归母净利润为10.62亿元,同比下降6.57%。
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的营收分别为86.61亿元、89.25亿元、73.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14亿元、13.53亿元、13.37亿元,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
此外,马可波罗2023年至2025年三季报的净利润也连续两年下降。公司若不能扭转颓势,2025年全年净利润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披露三季报的同时,马可波罗还发布了有关上市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马可波罗称,将IPO募投项目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推迟至2027年12月。
业绩“变脸”、IPO募投项目放缓,马可波罗的经营是否面临挑战?
马可波罗的前身可追溯至1988年成立的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1996年,广东唯美推出马可波罗瓷砖品牌。
目前,马可波罗已成为国内建筑陶瓷行业龙头,拥有“马可波罗瓷砖”、“唯美L&D陶瓷”两大品牌。同时“马可波罗”也是中国驰名商标。
而马可波罗的上市却略显波折。
2023年3月,马可波罗首度递交
2023年4月,马可波罗被IPO审核问询,涉及业绩变动、毛利率、股权代持、期间费用等18个问题。2024年5月,马可波罗上会时却被暂缓审议。等待8个月后,马可波罗于今年1月过会,成为2025年内首家IPO过会企业。
10月22日,马可波罗在深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近130%,公司总市值达376亿元。不过马可波罗上市时的募资金额缩水不少。
据
相关文件显示,第一次下调或与马可波罗在IPO期间累计分红8.23亿元有关,取消了补充流动资金。第二次下调则是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砍掉了特种陶瓷项目,最终被确定为23.77亿元。
据10月30日公告,马可波罗本次IPO的募资总额为16.43元,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募资净额为15.6亿元,较拟募资金额有不少差距。这部分的资金缺口大概为8.17亿元。马可波罗表示,不足部分将通过自有资金解决。
马可波罗还提到,在IPO募资金额实际到位之前,公司已经先行投入,截至10月23日投入的金额为3.41亿元。10月29日,马可波罗董事会审议通过,将使用IPO募集资金对先行投入的3.41亿元进行置换。
更令人关注的是,马可波罗表示将对IPO募投项目进行延期。
公告称,公司决定将对5个IPO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全部调整为2027年12月,较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至少都延迟了2年零9个月以上。
至于延期的原因,马可波罗表示,IPO募投项目于2022年立项时“已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审慎控制了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导致前述项目整体实施进度比原计划放缓”。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的营收位列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第一,是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综合实力第一梯队企业。
但由于瓷砖行业与房地产行业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受近几年房地产下行影响,建筑陶瓷行业也整体处于下行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建筑陶瓷的总产量为81.74亿平方米,2024年只有59.1亿平方米,下降了约28%。
具体到马可波罗,公司2022年的产品总销量为2.07亿平方米,2024年为1.93亿平方米。期间主要产品销售单价从41.62元/平米下降到37.72元/平米。“量价齐跌”,导致马可波罗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从86.61亿元降为73.24亿元,净利润从15.14亿元下降到13.37亿元。
马可波罗曾在多版
所幸的是,马可波罗的毛利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准,让公司盈利能力没有出现大幅下滑。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36%、38%。马可波罗表示,2023年及2024 年,成本下降、产线升级等利好因素,推动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上升。
只是连续两年三季报中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也让市场认为马可波罗2025年全年的营收、净利润可能会较2024年进一步下滑。
但也有观点认为,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了市场信心,活跃了市场交易。随着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建筑陶瓷市场有望迎来新机遇。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马可波罗的竞争优势明显,在行业新格局下,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后续业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