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7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11时在特区立法会宣读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这是李家超上任后发表的第四份施政报告。
李家超表示,既是香港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亦是香港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在报告中,李家超就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产业发展和革新、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提出具体措施。
李家超表示,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具体措施包括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特区政府明年会优化可携现金援助的发放安排,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定银行的账户。
五大领域着手,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在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李家超在报告中重点提及股票、债券、黄金和家族办公室等领域。
在股票市场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会透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债券市场方面,政府将推进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包括提升金融基建,包括金管局旗下的迅清结算将与港交所合作,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促成不同“互联互通”机制的联动;同时将与瑞士、阿联酋等地市场建立连接;并推动使用离岸中国国债作为不同清算所抵押品,进一步丰富人民币资产的应用场景。同时,香港证监会正研究由市场建立和营运的债券电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动在香港建立商业回购市场和中央交易对手制度以提升市场流动性。
此外,政府将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推动场外衍生工具的发展,以及与内地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回购业务。同时,香港证监会、金管局及港交所将增加市场接触,鼓励更多企业在港发债,使更多环球资金参与香港债券市场。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将公布“固定收益及货币”线图阐述相关细节。
在黄金市场方面,李家超表示,将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具体措施包括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人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新产品,如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建立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交流平台,加强推广及吸引“一带一路”客户,强化人才培训。
在大宗商品方面,香港将与大湾区内交易所合作开拓大宗商品交易及碳交易等新业务。港交所是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控股股东,将继续加强两地合作,发展好大豆离岸现货市场。港交所碳市场Core Climate亦会与大湾区试点碳市场研究试验跨境交易结算。
在家族办公室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会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香港证监会将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亦会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机制,特别是加强与前海和上海的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港投公司则会通过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更具潜力的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
香港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李家超表示,香港金管局会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推动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例如用代币化存款结算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协助政府将代币化债券发行常态化及通过监管沙盒鼓励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等。
香港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并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的发牌制度制订立法建议,香港证监会正研究在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前提下,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同时加强国际税务合作,打击跨境逃税。香港证监会将透过引入自动化汇报和数据监测工具,构建香港数字资产的风险防线。
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
在产业发展和革新方面,李家超重点提及人工智能,包括推进AI科研和人才优势、强化AI资金优势、强化AI数据优势、拓展AI应用等。李家超表示,政府早前宣布推出30亿港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将会短期内接受申请,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带领前沿科技基础研究。此外,政府同时已预留十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政府全资拥有的耐心资本机构,已投资包括AI大语言模型、云计算及AI药物研发在内的多家AI企业,未来将会继续投资AI产业。
加速自动驾驶在香港无人化规模化发展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去年已为自动车建立规管框架。今年会批出三个区域作测试,以自动车跨区行走和接驳其他交通工具为目标,加速自动驾驶在香港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达致商业营运,推动业界以香港平台开拓海外尤其右舵车市场。特区政府将争取于本届立法会休会前批出网约车规管条例。
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
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由财政司司长领导,汇聚业界代表,加强大宗商品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策略制定。同时,香港会延续去年方向,推动发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包括: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伦敦金属交易所已批准八个在港交割仓库,香港会支持业界设立更多认可仓库;为大宗商品贸易商落户香港提供半税优惠,带动香港船运及专业海运服务需求;利用金融创新优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流程,包括金管局与巴西中央银行合作测试提单电子化和存款代币化等科技,以便利贸易;深化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及内地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联通发展,助力国家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化。
李家超提到,他已接纳“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工作小组”的建议,由香港特区政府财库局落实,包括:
1.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2.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3.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4.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人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新产品,如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5.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建立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交流平台,加强推广及吸引“一带一路”客户,强化人才培训。香港将推出中医药发展蓝图
李家超表示,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永久大楼将于今年12月起分阶段投入服务。特区政府会加大推动香港中医药发展,助力国家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包括:
1.年底前公布,涵盖构建管治架构及服务体系、发挥优势及推进中西医协作、促进科研创新及文化传承等。2.香港中医医院首年将开展多项中医专病服务,包括长者常见疾病。3.促进中医业界透过医健通互通电子健康纪录,以及进一步扩大医健通中西医可互通资料范围。4.推进中西医协作服务发展,扩展医管局“膝骨关节炎治疗”项目至所有医院联网,及开展“纾缓治疗”先导项目。将吸引更多国际和内地顶尖药企落户香港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积极提升患者招募及试验启动效率;并通过河套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让药企在港深同步开展试验。同时筹备成立“国际临床试验学院”,培育大湾区临床试验人才,以及举办国际高峰会议和论坛等。
特区政府将于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并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的立法建议,务求尽快成为国际认可的药械权威监管机构。同时,香港将加快新药审批机制,试行优先审批经香港特区医院管理局建议能应对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创新药,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推向市场。香港也将推动大湾区内临床数据标准化,构建真实世界数据平台,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物推向内地和国际市场。
此外,医管局将成立“引进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办公室”,通过大数据资料确定本地病人对创新药物治疗的需要及效益,将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创新药械主动引入香港。
李家超表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目前最多只算入1000万港元。特区政府会优化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如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他表示,香港金管局会推动银行业尤其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辐射开拓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市场。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
李家超还表示,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特区政府明年会优化可携现金援助的发放安排,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定银行的账户。
香港金管局会推动银行业尤其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利用香港优势,辐射开拓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市场,提供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方案;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
另外,据悉,2024年外地驻港企业在香港共设有超过1400家地区总部,其中逾300家来自内地。接下来,将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其中包括:金管局和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创立达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用于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出海”到沙特阿拉伯的企业。
李家超表示,为致力提升通关体验,正在重建的新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会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放宽经常访港旅客使用e-道的登记条件,并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设立全港首个“无感通关”试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完成过关手续。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治理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将建立清晰的“部门首长责任制”,以进一步强化治理。 李家超说,为进一步加强高级公务员责任意识、提升部门整体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强化部门首长的责任担当,清楚强调部门首长须负责建立好管理团队,并带领其高级公务员共同做好管理人员和运作系统的工作。
李家超介绍,“部门首长责任制”建立调查机制,按照问题大小轻重程度,将调查分为两个级别处理。其中,一般性质的问题由部门首长负责调查,而严重问题、系统问题以及可能涉及部门首长的问题,由专为责任制设立的调查小组负责调查,查找不足与厘清责任。该小组独立于政府系统,以确保调查公正独立。
香港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将于2026—2027年度启动
李家超指出,香港创科局正推进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开展两条中试线的组装,并于明年内完成生命健康研发院及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的筹建工作。此外,香港将提速建设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聚焦可持续发展、能源、先进制造及材料,旗下的研发中心将于2026年上半年成立。备受关注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也将于2026—2027年度启动,由政府积极引导市场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