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业界 > 正文

两头“灰犀牛”来袭!350000亿美元蒸发?

发布时间:2025-10-20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开始正文前,见闻君先通告一个福利活动: 一年一度的见闻历上新2026版了,这次是股神纪念版,99元早鸟价,不光得价值 139 元日历,还送大礼包。点击下方抢购! 另外,见闻君回馈粉丝,在留言评论还有机会免费抽中一本,共三本。

  首发于“见闻VIP”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接连发声警告“灰犀牛”:

  IMF总裁“一把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私募信贷市场规模已突破2.3万亿美元,远超监管与数据监测能力,是她“夜不能寐的风险之一”。IMF报告指出,私募信贷基金的高杠杆、低透明度,可能成为下一轮信用紧缩的触发点。

  同时IMF的“二把手”第一副总裁、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称美国股市如果崩盘,将可能引发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更严重、更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并称如果出现类似2000年的崩盘,美国家庭可能损失超20万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损失约15万亿美元。

  这两个看似独立的警告,实则指向同一条暗流: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正在加深,而结果或是史诗级财富大重置。

  IMF对股票崩盘严重性的估算

  IMF的“二把手”第一副总裁、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公开表示:

  若出现与互联网泡沫相当幅度的回调,可能会抹去美国家庭超过20万亿美元的财富,约相当于2024年美国GDP的70%…… 全球层面的后果同样严峻。海外投资者可能面临超过15万亿美元的财富损失,约为世界其他地区GDP的20%。 相比之下,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海外损失约2万亿美元,按今日价值约4万亿美元,占当时世界其他地区GDP的不到10%。

  虽然上面提到的数字非常吓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吉塔·戈皮纳特的这段话不是一个“预测”,而是一个“情景分析”或更确切地说是“压力测试”:

  其核心逻辑是:今天的市场规模和全球对美国资产的敞口远大于2000年,因此同等幅度的下跌将造成大得多的损失。

  互联网泡沫破裂时,市场经历了巨幅下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从高点到低点下跌了约 78%;范围更广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约49%。

  当然以上都是从高点的最大下跌幅度,为避免用极端值,很多情景分析会取35%作为“互联网泡沫量级”的代表性回调幅度。

  

  如果按照目前的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来看,61万亿美元的35%大概就是20万亿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美国GDP总量为29万亿多点。

  那海外的15万亿美元损失是怎么来的呢?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截至2024年6月30日,外资持有美股大约17万亿美元。

  如果市值回调35%,外资在美股的损失大概是7万亿美元;另外8万亿美元将来自于美国崩盘向海外股市外溢造成的损失:

  目前全球股市的总市值大概就是120万亿美元的水平,而美国自己就占了超过60万亿美元,在美国大跌的背景下,非美股市历史上也会联动下跌,但幅度通常低于美国本土。保守起见,即便外围股市跌个15%,这就差不多八九万亿了。

  这回线%的幅度,实际上是正常熊市下跌的水平,但是这回真的跌不起。

  首先,这一次对消费的影响将非常严重。

  2022年以来高收入群体支出领跑并托住了美国总消费:美国前10%人群的消费现在占比接近一半,而这群人持股与金融资产占比最高,因而对股市最敏感。

  如果美国股市蒸发20万亿美元,对消费的影响将是上万亿级别。

  关键问题是,这次可能不太好恢复。

  让人质疑美联储能否能继续不受外部压力干扰地运作。

  如今美国增长面临的逆风更为强劲:美国加征关税,以及全球经济秩序走向的不确定性上升;同时,政府债务处于历史高位,美国像2000年那样通过财政刺激来托底经济的空间也更有限。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